“文化贺新春·民俗拜大年”巡游活动现场,旱船表演队送上精彩表演。
春节文化惠民演出热闹不已。
衡欢 文/图
银蛇贺岁,瑞气盈门。新春佳节,是阖家团聚、共享欢乐的美好时刻。正月里的西充,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精彩的文旅活动缤纷上线,丰富的消费场景目不暇接,为广大市民奉上红红火火的“年味大餐”。
春节文化惠民活动现场,川剧变脸表演。
正月初一,西充县金领东路等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该县“文化贺新春·民俗拜大年”巡游活动热闹举行。活动现场,伴随着喜庆欢快的音乐节奏,非遗“板凳龙”、中国龙表演队伍闪亮登场,龙珠闪耀、龙身蜿蜒,或盘旋、或飞腾,将力量与技巧完美融合;腰鼓表演队紧随其后,只见鼓槌上下翻飞,与飞扬的红绸相互映衬,动作整齐划一;旱船表演队满载希望和幸福缓缓“驶”来,参演者在优美的舞姿中祝福大家新春快乐……新年的街道变身欢乐的海洋,人们欢呼雀跃,纷纷用手机拍照留影,沉浸在新年的喜悦氛围中。
“文化贺新春·民俗拜大年”巡游活动。
与此同时,该县“非遗和你过大年”文旅非遗展示展销在“充国里”有机生活街区同步举行。咸香嫩滑的泥拨弄、酥脆香甜的狮子糕、爽滑热乎的热凉粉、香酥可口的锅盔等西充特色小吃香气弥漫,让人垂涎欲滴;惟妙惟肖的糖人、各式各样的手工泥塑、精巧美丽的非遗剪纸吸引孩子们驻足观赏、体验;舞台上,川剧变脸、金钱板等节目精彩上演,现场掌声雷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为市民送“福”。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方式逐渐多元,近郊游、乡村游、采摘游等出游模式备受游客青睐,成为春节旅游消费新趋势。在该县莲池镇天兴桥村,生动可爱的墙绘、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红火火的灯笼将乡村装饰得格外喜庆,围炉煮茶、田野火锅、田园音乐会等时下流行的文旅元素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在该村品尝特色蒸笼宴、体验非遗扎染、观赏非遗打铁花等,感受乡村惬意慢生活。
市民在“充国里”有机生活街区拍照。
夜幕降临,该县晋城街道板凳垭村新年国潮灯会璀璨亮相,只见一盏盏花灯形态各异,点亮了乡村之夜,精彩纷呈的3D激光秀、多彩灯光秀、水幕电影等项目让人眼花缭乱,游人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在烟火绽放的夜空中久久回荡。
志愿者上门送春联、挂灯笼。
在该县张澜故里景区,万株梅花含苞欲放,融合蛇年春节造型元素的打卡点位吸引游客纷纷合影,“非遗体验进景区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主题活动火热开展。景区通过公益讲解、川剧变脸展演、非遗剪纸、非遗泥塑体验等系列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浓节日氛围,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市民在张澜故里景区参加活动。
此外,也有不少市民选择走进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场所,进行假期“充电”。该县图书馆开展“重温红色经典·追寻峥嵘岁月”新春惠民公益电影放映周等活动,市民观看红色电影厚植爱国情怀,徜徉书海“涨知识”。同时,春节期间,该县23个乡镇(街道)均以不同的形式欢庆蛇年春节,通过春节文艺汇演、乡友篮球友谊赛、乡友新春联谊会、家族坝坝宴等活动,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据了解,1月28日至2月4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6.2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3.1亿元,分别同比增加6.35%、9.44%。
市民购买春节装饰。
“有‘年味儿’才叫过年,让大家在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春节年俗之乐,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迎接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新年。”西充县文广旅局局长何力介绍,春节前后,该县以“百姓大舞台·美丽中国年”为主题,策划推出了“送文化下乡”、“充国有礼”农特产品展、“欢喜过大年·文化暖民心”文化惠民服务周、“瑞彩迎春·有机西充”书法美术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引导全县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通过多种艺术形式,面向基层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群众爱党爱国之情,将春节氛围感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