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学生动起来 校园“活”起来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2-24 11:11:37    浏览量:

我市中小学校创新体育活动模式,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

学生动起来 校园“活”起来

2月21日,记者从市教体局获悉,春季学期开学后,我市中小学校创新体育活动模式,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连日来,记者走访主城区多所中小学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参加综合体育活动,校园活力迸发。

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严格落实体育活动时长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各类课程,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与健康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要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校内综合体育活动,学生在校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可由1节体育与健康课、1个大课间及课间活动、1次体育锻炼的课后服务等时间组成。严禁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时,严禁削减、挤占课间活动时长。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不断探索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此前,市教体局印发《家长、学生减负“十条措施”》。“‘十条措施’明确要求要加强体育活动锻炼。开齐上好体育课程,坚持每天大课间活动和眼保健操,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市教体局总督学董利华告诉记者,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均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市教体局监督举报电话号码为“2806741”。

创新体育活动模式 35分钟大课间不打折扣

2月20日上午,天空飘着小雨,记者在南充高中文峰校区看到,随着音乐响起,学生们先在各自教室座位上拉伸,然后站起来抬腿、深蹲。南充高中副校长、文峰校区负责人冉光国告诉记者,学生正在做的是“室内韵律操”,通过“室内韵律操”,保证学生在雨雪天气也能充分享受体育锻炼,35分钟大课间不打一丝折扣,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武术是市大北街小学的特色体育项目,在该校武术课上,孩子们跟着教练练习“招式”,一招一式都虎虎生风。

在市三原实验学校,教师兼职担任“安全员”,指导学生科学、安全地开展椅子操、桌上益智游戏等室内活动及足球、乒乓球、篮球等室外运动,让学生尽情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

跳绳、砸沙包、跳房子、丢手绢……在南充五中育英校区,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走出教室,走廊、操场顿时热闹起来,丰富的课间体育活动令人目不暇接。“通过学校层面主导、老师倡导,所有学生在课间都走出教室,到操场跑一跑、跳一跳,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增强运动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至少一项校级运动比赛项目。”南充五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洪说道。

在南充五中青龙山校区体育馆恒温游泳池,学生正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游泳,他们在泳池中自由穿梭,时而蛙泳,时而自由泳。陈洪介绍,青龙山校区每个班每周都安排了两节游泳课,致力于让每一名学生都掌握游泳技巧。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罗文博 实习生 宋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