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南充山水鸟鸣悠 羽见千年文韵长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4-02 14:52:40    浏览量:

中华鸟文化解码与南充常见鸟类识别指南讲座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鸟类生态学硕士袁佐平带领大家品味传统文化、探寻鸟类奥秘

南充山水鸟鸣悠 羽见千年文韵长

嘉陵江南充段成为鸟儿安家好去处。

嘉陵江南充段成为鸟儿安家好去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虹

又是一年春来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近日,你是否也被婉转悦耳的鸣叫声吸引,循声找寻鸟儿的踪迹?你是否疑惑,那些神话中的凤凰、大鹏、精卫、朱雀、青鸟在现实中能否找到原型?雎鸠、黄鹤、燕雀、鸿鹄、子规等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鸟儿,在我们身边是否能够见到?青铜树上的神鸟、古建筑里的木雀、年画里的喜上眉梢,它们又有何寓意?

3月30日,由市林业局、市图书馆、南充赛思得科学馆联合主办的2025爱鸟周南充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羽见千年:中华鸟文化解码与南充常见鸟类识别指南讲座在南充市图书馆一楼学术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鸟类生态学硕士袁佐平开讲,200多名市民共赴一场文化盛宴。

叉尾太阳鸟。金礼国摄

叉尾太阳鸟。金礼国摄

1.开启热烈讨论 解开青铜神树神鸟之谜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翙翙’就是凤凰翅膀扇动的声音……”当天上午9点30分,市图书馆一楼学术厅内座无虚席,在听众的满心期待下,北京师范大学鸟类生态学硕士、从事鸟类研究与科普教育23年的袁佐平走上讲台,拉开了讲座的序幕。

“从凤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可以看出凤凰的原型与孔雀相似,它们都有华丽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同样的,红腹锦鸡羽毛色彩艳丽,尾羽修长飘逸,与凤凰的描述也高度契合,还有寿带、红嘴蓝鹊、白冠长尾雉等都与凤凰有着相似之处,这些说法彼此共存,无法相互否定,因而各自反映了凤鸟形象的一部分来源。”袁佐平以“鸟中之王——凤凰”开端,讲述了凤凰、大鹏、精卫、朱雀、青鸟这些神话中的鸟在现实中外形相似的鸟类。

“我知道这是三星堆青铜神树。”“神树上有九只鸟儿。”当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图片一出现,在场的小朋友们按捺不住,纷纷抢答。“大家仔细看,这个树上的鸟儿长得像我们见过的什么鸟?”袁佐平的问题一出,现场开启了热烈讨论,气氛活跃。

见听众们十分感兴趣,袁佐平娓娓道来,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每个树枝朝不同的方向弯曲成弓形,树枝上挂满了果实,并且每个树枝上都栖息着一只神鸟,共有九只神鸟。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太阳内存在着一种神奇的鸟,称之为三足鸟。由于古人认为太阳本身是静止不动的,太阳从早到晚的东升西落其实是因为有一只鸟在驮着太阳或者一直围绕太阳飞行。这些帮助太阳运动的鸟便是三足鸟。因此,神树上的九只鸟象征着太阳,也就是说这棵树拥有九个太阳。

“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形象不仅与《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相呼应,还展示了古蜀人对天文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崇拜。从这些神鸟的形象上来看,嘴强而长,翘起的尾巴,周身几乎全部黑色,与三星堆镇鸭子河南岸常见的鸟类普通鸬鹚接近。”袁佐平说,如今,在三星堆镇鸭子河南岸,仍然可以看见成群结队的普通鸬鹚。

羽见千年:中华鸟文化解码与南充常见鸟类识别指南讲座现场。

羽见千年:中华鸟文化解码与南充常见鸟类识别指南讲座现场。

2.古人笔下的鸟 承载丰富寓意和情感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温柔吟唱,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媚景致,再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沧桑画面;从五代十国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到宋代画家徐崇嗣的《枇杷绶带图》,再到明代画家边景昭的《三友百禽图》……翻开传统文化的篇章,鸟类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或轻盈灵动,或孤傲高飞,或成双成对。在古人的笔下,鸟儿成为传递情感、寄托情怀的独特符号。

“《诗经》311篇,其中明确提到鸟儿的有76篇,至少描述了35种鸟类。唐诗宋词描写鸟类者十有其一,唐诗4.8万首,至少4800首描写了鸟类,宋词近2万首,有近千首描写了鸟类。”袁佐平说。

在他的带领下,听众们一同吟诵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耳熟能详的诗词。

“在古诗词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仓庚’‘子规’‘百舌’‘巧妇’等鸟类称呼,有些至今保留,有些已经改名。”袁佐平介绍,而在古人的画作中,鸟类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花鸟画萌芽于南北朝,发展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十国,两宋达到巅峰,形理两全。《宋画全集》收录宋画1014幅,其中174幅包含鸟类图像,涵盖67种鸟类。

袁佐平认为,鸟类还承载着丰富的寓意,不同的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喜鹊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画一只喜鹊落在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绚丽的锦鸡配一枝盛开的牡丹,就是“前程似锦,富贵花开”;鹤寓意着长寿与吉祥,祝寿之作多绘“松鹤延年”。此外,画鸳鸯庆贺新婚,画雄鹰赠予英雄等,都是以鸟为载体,传递文化与祝福。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不仅吟诵、绘画鸟,还保护鸟。据先秦古籍记载,早在夏朝便有这样的规定,《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西周王朝规定获取祭祀物品不能伤害雌鸟和幼鸟,如《礼记·月令》中就规定: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麑,毋卵。不仅如此,西周还设立了“虞”“衡”官职,专门负责管理山林河湖,如山虞、泽虞、林衡、川衡等,据《周礼·地官》记载: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泽虞,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

讲座中提到的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形象。

讲座中提到的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形象。

3.走进大自然 用眼睛耳朵认识鸟类

“每天清晨,大家是否在悦耳的鸟声中醒来?春日万物复苏,气温回暖,草木抽芽,众多鸟儿也开启了一年中的活跃篇章……”讲座中,袁佐平向听众们依次介绍了白头鹎、白颊噪鹛、斑鸠、乌鸫、八哥、椋鸟等南充20种常见鸟类。

“南充城区主要观鸟路线有龙门码头沿江一带、桑树坝、小龙航电桥至上中坝嘉陵江大桥、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青松林海、北湖公园、西山风景区、南门坝生态公园、嘉陵黄金江岸至猪山生态公园、青居曲流至河西镇。”袁佐平说,推荐大家冬天到嘉陵江边观鸟,那时候有很多候鸟飞来南充过冬,还有绿头鸭、白鹭、鹬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且水面开阔,便于观察。春天,推荐大家到公园观鸟,有白头鹎、白颊噪鹛、珠颈斑鸠、丝光椋鸟、乌鸫、小、黑水鸡等。大家可以通过聆听鸟鸣熟悉鸟儿的叫声,用眼睛观察鸟儿的形态。

“哪一种鸟类的速度最快?”“哪一种鸟儿喜欢在建筑物上筑巢?”“哪些鸟类只有中国才有?”……最后,在互动有奖问答中,讲座落下了帷幕。

“这场讲座真是收获满满,不仅让我更深入了解了鸟类知识,也让我知道了保护鸟儿、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我也迫不及待想走进公园、森林去观察鸟儿。”就读于南充市涪江路小学校(清泉校区)的学生王博涵如是说。

南充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讲座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鸟类知识,也通过科普的方式呼吁更多人参与到鸟类保护的行动当中来,增强了爱护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今后,南充市图书馆将继续秉持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阅读和科普体验。

南充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爱鸟周南充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已于3月29日启动,将通过陆续举办校园科普讲座、专家论坛讲座、摄影比赛、摄影展、自然观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中来。

人物简介

袁佐平,重庆人,在南充生活10年,北京师范大学鸟类生态学硕士,获得2023年四川自然讲解能手称号,西南交通大学本科实习优秀指导老师,专注青少年自然与科学实践教育,每年要进行2000多人次的青少年自然与科学指导。

对话

营造鸟类栖息滩涂 为水鸟提供停歇地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虹

3月30日,记者与北京师范大学鸟类生态学硕士、从事鸟类研究与科普教育23年的袁佐平就如何观鸟、保护野生鸟类等进行了对话。

记者:对鸟类观察初学者,你有什么建议?

袁佐平:对于初学者,最好先看一看《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百种南充常见鸟类》等,对于鸟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再带上望远镜、笔、本子走进公园、森林、湿地,一边观察一边记录。通过鸟类的叫声、观察风吹草动或者守株待兔的方式来寻找鸟类。看到鸟儿后,先判断它属于哪个大类,如鸫、鹀、鹨或鹟,再看细节,比如眉纹、上下嘴的颜色等细节可以帮助进一步识别鸟类。最后,要观察鸟儿的行为,如吃食、鸣叫、孵卵、育雏等,以及鸟儿的数量、鸟儿的活动环境等。

记者:你从事鸟类研究与科普教育23年,对于南充野生鸟类保护有什么建议?

袁佐平:对于公众而言,不要过多打扰鸟类,禁止出现惊吓、驱赶鸟类等干扰鸟类正常生存活动的行为,观鸟的时候不要高声叫喊,保持适当的距离,在鸟类自然采食能够维持生存需要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投喂。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划定禁止垂钓区域,垂钓对野生鸟类的干扰非常大,会压缩鸟类的栖息空间,降低环境容纳量,导致某些本身就稀有的鸟儿看不到了,常见的鸟儿也可能变得稀少。相关职能部门还可以营造鸟类栖息滩涂,为鸻鹬、鹭等涉禽提供觅食和停歇地。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鸟类的行列中,成为文明城市的形象使者,为建设生态文明南充添砖加瓦。

延伸阅读

南充常见鸟类

2024年年底公布的《南充鸟类名录1.0》显示,南充现共有野生鸟类337种,相比1980年增加了104种,分属18目67科。其中水鸟125种,猛禽2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56种。冬候鸟141种,夏候鸟95种,留鸟78种,旅鸟27种,迷鸟3种。

邓晓明摄

蓝喉太阳鸟: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鸟类。雄鸟前额至后颈、耳后块斑、颏、喉绿色带金属光泽,眼先、颊、头侧黑色,颈侧和背暗红色。鸣唱为强有力的、尖锐的锯齿状声音。

邓晓明摄

普通翠鸟:体型小巧,上体蓝绿色,中央有一条蓝色带纹,下体橙棕色,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是环境指示物种。飞行中发出短促尖锐的“chee,chee”声;处于警戒状态时,其发出的声音则更为粗糙,类似“tjii”声。

白鹭:是鹈形目鹭科白鹭属的鸟类,其特征为全身洁白,拥有细长的黑色喙和腿,以及黄色的脚(西方种群)。白鹭通常安静,但在繁殖地,会发出各种带有嘶哑质感且类似气泡音的独特叫声,受到干扰时会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其余常见鸟类有:白颊噪鹛、斑鸠、乌鸫、八哥、椋鸟、麻雀、鹊鸲、北红尾鸲、白骨顶、绿头鸭、夜鹭、苍鹭、普通夜鹰、小杜鹃、喜鹊、燕雀、班文鸟、金翅雀、鸳鸯等。

以上文字由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虹 整理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洪源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