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文旅 > 正文
“诗与烟火”绘就“五一”答卷 南充文旅消费热力值拉满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5-06 17:24:28    浏览量:


“诗与烟火”绘就“五一”答卷 南充文旅消费热力值拉满

2025-05-06 09:52 来源:南充新闻网

 

1746496088308.jpg 

我市“五一嘉年华”文旅商贸消费周活动上,演员们载歌载舞。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乐校臣 摄

 

 

1746496088934.jpg 

“张飞巡城”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洪源 摄

 

 

1746496089640.jpg 

市民、游客体验热气球项目。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乐校臣 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方雄

 

当“五一”的暖阳洒向大地,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盛宴在嘉陵江畔盛大启幕:阆中古城非遗巡游唤醒千年街巷,凤仪湾热气球翱翔湿地;会展中心商潮澎湃,西巷夜市烟火升腾……南充以“诗”的底蕴与“烟火”的热烈,在“五一”假期交出了一份热力值拉满的文旅消费答卷。

 

1 古城新韵与乡村风情齐飞——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暮春渐远,初夏的嘉陵江畔游人如织。“五一”假期,阆中古城以“千年古城匠心传承”为主题,将历史底蕴与创新体验深度融合,化身一座“行走的活态博物馆”,吸引着中外游客驻足流连。与此同时,坐落在高坪区江陵镇的凤仪湾旅游度假区凭借“低空+文旅”新业态,成为乡村生态游的爆款目的地,两大IP以“一古一新”之势,共同点燃南充文旅市场的消费热潮。

 

清晨的阆中古城,青石板街巷在非遗巡游的锣鼓声中苏醒。非遗传承人身着汉唐宋明历代华服,推着满载张飞牛肉、保宁醋等特色美食的货郎车,手持春幡穿行于飞檐斗拱间。行至中天楼时,空竹翻飞、杂耍绝技轮番上演,游客徐振江举起手机连声赞叹:“每次来都有新体验,像是穿越了千年!”午后,贡院广场上演原汁原味的川北婚俗展演——媒婆摇扇引路,迎亲队伍抬着大红花轿穿街过巷,游客冯婷挤进人群抢拍视频:“第一次见古代婚礼,花轿太有仪式感了!”

 

随着时间推移,古城的青春气息愈发浓烈。道台衙门内,身着官服的“道台大人”走出府衙,与游客即兴跳起“社会摇”;汉桓侯祠门口,“拜见将军——英雄招募”活动中,汉服爱好者登台吟诗,赢取张飞牛肉礼盒,笑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距阆中古城百公里外的高坪区凤仪湾旅游度假区,正上演一场“天空与湿地”的对话。国际飞行营地内,五彩热气球与滑翔伞腾空而起,游客赵婉灵从百米高空俯瞰嘉陵江蜿蜒如带,连呼“震撼!”营地负责人雍小林介绍:“我们推出了热气球和动力滑翔伞项目,每天体验的游客近百人。”

 

凤仪湾湿地深处,观光车穿梭于欧标农业区与法式水镇之间,游客张兵一家扫码租车,沿滨江步道缓缓而行:“吹着江风赏花海,这才是假期该有的松弛感。”数据显示,假期凤仪湾日均客流超3000人次,生态湿地、农旅融合与低空体验的“三重奏”,让这里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的“诗与远方”。

 

2 展会“热浪”叠加夜色“流量”——消费动能强劲攀升

 

当凤仪湾的滑翔伞还在天际划出弧线,20公里外的南充国际会展中心正掀起另一场消费风暴。在429日启幕的2025首届川东北(南充)消费品博览会上,450家国内外企业携千种商品集结,2.4万平方米展区内,川东北物产与全球好物同台争艳。高坪竹编展位前,竹丝在艺人指尖翻飞,引得市民杜君连声赞叹:“竹编艺术品既传统又时尚,必须带回家!”不远处,烟山冬菜的醇香与阙家柑橘的清甜交织,“舌尖上的川东北”美食同样收获大批购买者。

 

展厅外,汽车展区金属光泽流动。问界、领克等40余品牌新车列阵,市民任凯坐进驾驶座反复比价:“叠加政府补贴,比我之前在4S店看的价格划算太多了!这消博会来得真值!”展区负责人罗晓庆手持对讲机穿梭人群:“我们采用‘静态展示+动态解读’模式,构建起看车、选车、购车的一站式服务闭环,让消费者买车更省心、更实惠。”数据显示,为期6天的消博会吸引20万人次打卡,总成交额突破5020万元,南充节日期间的消费动能可见一斑。

 

52日的高坪万达广场内,“五一狂欢购”标语高悬,服饰店与首饰柜台前人潮涌动。可香蛋糕店门前,千人共享蛋糕的甜蜜场景刷屏朋友圈,市民李莉提着购物袋笑道:“商铺和商场的双满减活动叠加,买衣服省了快一半!”

 

与此同时,顺庆西巷街区正上演“神话与历史的对话”。下午3点,“哪吒天团”巡游准时开启,敖丙扮演者的银发与石矶娘娘扮演者的邪魅妆容引得游客惊呼“神还原”。夜幕降临时,“丝路女神”身披霓裳翩然起舞,汉唐乐声中,夜市摊位飘来烤串焦香与奶茶甜腻。市民王女士举着1元抢购的10元代金券穿梭摊位:“NPC互动发券、线上优惠叠加,这就是薅羊毛的快乐。”据介绍,“五一”期间西巷共发放10万元无门槛代金券,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热情。

 

顺庆清晖阁的临江广场化身“夜色文化磁场”。晚上7点半,藏服秀衣袂翻飞,《彝族舞曲》旋律裹挟着江风拂过观众席,市民赵开富高举手机录像:“葫芦丝配太极,传统文化玩出了新花样!”舞台旁的15个非遗文创展位同样火爆,南部游客林溪捧着竹编灯感叹:“看完演出逛市集,还能坐游船赏江景,48小时根本玩不够!”

 

嘉陵江畔的夜色不止于光影。51日晚7点,黄金江岸“川北凉粉千人同品”活动现场,陕西游客张先生猛嗦一口凉粉,辣得直呼气:“红油香而不燥,怪不得能上‘舌尖’!”近2000碗凉粉半小时告罄,更带动了周边特产展销区销售额的上涨。市民李女士带着外地朋友边逛边买:“从江景散步到‘惠购南充城’活动,美景和美味全打包!”

 

3 畅行南充背后的“护航密码”——交通服务高效保障

 

“五一”假期首日,成都游客刘女士驾车误入顺庆区单行路,正忐忑时,交警上前递上一份《南充主城区通行指南》:“这次只教育不处罚,祝您玩得开心!”这暖心一幕,正是南充公安交警“两不罚、四服务”措施的缩影。针对外地车辆因路况不熟导致的压线、误入禁行区等五类轻微违法,交警以现场纠违代替处罚;对临时停车未妨碍交通的车辆,发送“温馨提示短信”替代罚单。

 

在嘉陵区黄金江岸景区入口,一座蓝白相间的城管服务驿站成为游客“打卡点”。工作人员正为重庆游客张先生包扎擦伤膝盖:“这里能充电、问路,还能应急处理伤口,像个小管家!”不远处,“节假日便民摊区”熙熙攘攘。冰糖葫芦摊主李大姐边招呼客人边整理垃圾分类袋:“免费摊位还配保洁,日赚500元不说,还比‘打游击’强多了!”

 

“这样的驿站,我们在嘉陵商圈、景区、高速口共设了6处。”嘉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设置了7处规范摊区、提供200余个免费摊位,既留住节日期间市井烟火气,又有效解决了占道经营可能引发的交通拥堵和卫生问题。

 

深夜11点,位于南充现代物流园的中通快递南充转运中心仍灯火通明。自动分拣线如银色巨龙吞吐包裹,维修工李明进猫腰检查传送带轴承:“日均150万件货,设备必须‘零故障’。”为应对假期激增的物流量,该中心增派百名操作工和足够的运输货车,确保川东北快递“当日达”。

 

从“不罚”的包容到“秒办”的智慧,从驿站的温情到物流的精准,南充用“刚柔并济”的治理密码,让五月的嘉陵江畔既有川流不息的活力,更有人情熨帖的温度。

 

梳理这份南充交出的“五一”答卷,有非遗巡游马蹄声里的千年回响,有低空翱翔时湿地上空的青春呐喊,有凉粉红油点燃味蕾的酣畅,也有交警那句“祝您玩得开心”的温情注解。这场“诗与烟火”的交织,不仅让“五一”假期的南充跻身“顶流”,更昭示着一座城市的底气——它既能以文化之“诗”涵养精神,亦能以市井之“烟火”温暖生活。而这,或许正是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明最美的生长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