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四川省阆中市创新“一二三”工作法 守牢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    综合作者:     2024-11-16 13:39:00    浏览量:

四川省阆中市创新“一二三”工作法 守牢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伴随消费市场复苏,餐饮行业迅速发展,餐饮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阆中市以健全制度为基础,以创新示范为引领,以共治共享为目标,实施“一二三”工作法,积极探索餐饮食品安全治理措施,有效提升了全市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健全一套监管体系 纵横交错织密监管网络

明确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市场主体等多方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监管网络,确保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安排市、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包保干部对辖区所有餐饮服务主体进行了全覆盖包保,每季度开展检查,细化督导清单,强化现场督导。协调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在落实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的同时,建立联合检查机制,组织市监、教体、民政、卫健、文旅等部门定期调度会商,开展餐饮行业联合整治行动。多管齐下落实主体责任。分批分类组织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督促签订食品安全及制止餐饮浪费承诺书,持续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打造两处示范街区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细化实施方案,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食品安全示范街区打造工作,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提升全市餐饮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打造餐饮食品安全样板街。阆中市七里新区后贤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商贸街,商业氛围日益浓厚,餐饮消费增长较快,拥有中餐、火锅、砂锅、粤菜、小吃等众多餐饮业态。通过采取“一店一策”、分类指导的方式,对标对表查找问题,督促限期整改落实。统一制作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管理制度及记录台账,深化“后厨革命”,改造提升硬件设施,打造清洁厨房、透明厨房,保持场所干净整洁,全面实施“明厨亮灶”。培育高品质餐饮服务产业带。围绕阆中嘉陵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对辖区内嘉陵江沿线酒店、餐饮店、农家乐等用餐场所进行全面规范整治,提升硬件设施,保持环境整洁,完善软件资料,强化日常管理。指导餐饮业将美食与本地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出二十四节气宴和巴国文化、三国文化、春节文化、醋文化等本地主题文化菜系菜品,倾力打造“味美阆中”美食品牌,不断提升消费者的用餐安全感和舒适度。

用好三种监管手段 切实保障餐饮食品安全

大力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开展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对抽检不合格企业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并依法查处。制作校园、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在春秋季开展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问题167个,立案查处5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部署落实“局长查餐厅”“随机查餐厅”“线上查餐厅”等多形式检查,做好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障,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科技赋能智慧监管工作。联合电信等部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安装监控并接入南充市市场监管“一键溯”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对食品操作间、储藏室等关键场所24小时监控,监管人员通过线上巡查食品加工过程,及时提醒企业规范操作,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鼓励餐饮服务单位通过小程序或电子屏向消费者公示食材来源、进货票据、检验检疫报告、餐厨废弃物处理等信息,同时在“互联网+明厨亮灶”基础上推广“扫码看后厨”,让消费者随时能够掌上查看餐饮单位后厨情况。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红黑榜”,已公示“红榜”餐饮单位6家、“黑榜”餐饮单位2家。通过线下征集和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消费者食品抽检工作建议,邀请消费者代表参与现场抽样工作,完成食品安全“你点我检”106批次。在学校食堂等敏感群体用餐场所落实负责人陪餐制度基础上,倡导家长陪餐,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形成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作者:记者程伯全 编辑:张璐 校对:陈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