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满堂》剧照。
演员精彩演绎《香满堂》。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虹/文 梁洪源/图
2月7日,记者从南充市川剧团获悉,近日,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发布了《关于公布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评选结果的通知》,共有15部大幕戏和11部折子戏获评优秀剧目奖,5名艺术家获评特别贡献奖,10名川剧骨干获评年度英才奖。其中,由南充市川剧团申报的大型现代川剧《香满堂》获评优秀剧目奖,《香满堂》编剧、导演王丹丹、《香满堂》编剧余天钜、《香满堂》司鼓姜佳良获评年度英才奖。
A 创新演绎川菜与川剧的碰撞
在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中,由南充市川剧团倾力打造、四川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资助的大型现代川剧《香满堂》在成都锦江剧场连演两场,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川味浓郁的戏曲表演,获得现场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据悉,电视剧《香满堂》由国家一级导演蔡雅康出任总导演,国家二级导演王丹丹担任导演一职,同时,王丹丹还与国家二级编剧余天钜共同担任该剧的编剧工作。作曲由重庆市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作曲家刘枫担纲。主演阵容则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志全、国家二级演员周鸿以及黄丽领衔。
该剧以川菜传承为主线,讲述了一位川菜烹饪大师在跨越20年的时代变迁中守住本心、守住手艺、传承川菜的故事。
“尤其在表演中,还巧妙融入了川北灯戏的表现形式,夸张诙谐的动作加上生动有趣的语言,使得该剧极具喜剧色彩,唱词都是原汁原味的四川方言,在表演中常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南充市川剧团党支部书记李鸿斌说,《香满堂》作为大型现代川剧,从音乐、道具、表演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川剧做了较大的突破与探索,因此本次能够成功获评优秀剧目奖,对剧组人员而言是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接下来,市川剧团将对该剧进行精心打磨,力求将其推上更大、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观众领略现代川剧的独特魅力。
B 激情创作将美食文化搬上舞台
作为《香满堂》的编剧、导演,王丹丹本次荣膺年度英才奖。近年来,王丹丹先后担任川剧《红盐》、川北灯戏《张飞轶事》执行导演,执导了川剧《香满堂》、川剧《马多福的金饭碗》、灯戏小戏《耍火龙》等戏剧作品,获得广泛好评。其作品《红盐》《12病区》《一路向前》《亲家买鸡》等纷纷获奖。她还独立完成了4个舞台剧本的创作,并在省、市级不同刊物发表。她独立完成的论文还在核心刊物公开发表,获得一等奖。
回忆起创作《香满堂》的场景,王丹丹直言不讳地说,她曾参与创作了许多剧目,涵盖了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以及三国文化等多个领域,但唯独美食文化一直未曾触及。想到自己的外公曾是一位大厨,他制作的牛肉拉面、回锅肉等特色美食深受欢迎,甚至吸引了许多外地朋友专程前来品尝,而自己的母亲也继承了外公的手艺,做的家常菜味道丝毫不逊于餐馆。在美食美味的熏陶下,她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将川菜这一独特的美食文化搬上舞台。
“剧本的编写除了要求唱词押韵又有文学韵味外,还要考虑如何将观众情绪带到剧中来。”王丹丹说,为了让《香满堂》的唱词更接地气,她和另外一位编剧余天钜一遍又一遍琢磨、修改,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剧本编写以及与灯光、舞美、音乐等环节的磨合。最终,大型现代川剧《香满堂》才得以登上舞台。
“现代川剧是对传统川剧的继承与创新,《香满堂》算是迈出了重要一步,得到了专家与评委的认可。本次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评选中,共有10名川剧骨干获评年度英才奖,其中有三人都参与了《香满堂》的创作与演出,除了我,还有《香满堂》另一位编剧余天钜、《香满堂》司鼓姜佳良。”王丹丹说,今后她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更多接地气、唱响时代主旋律、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延伸阅读
川剧《香满堂》以21世纪初为时代背景,以嘉陵江畔一家饭店“香满堂”为故事发生地,讲述主厨何大禹在跨越20年的时代变迁中如何守住本心、守住手艺的故事。
该剧融入了川渝地区的风土人情、百姓的生活习惯,在保留川剧传统特点的同时,运用多元表达方式,在表演风格、服装、音乐、灯光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川菜的经典菜式和川剧独具特色的表达,让该剧具有极强的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