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携手共绘新篇章 唱响南达最强音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3-28 10:00:34    浏览量:

携手共绘新篇章 唱响南达最强音

——“组团培育副中心 喜看南达新气象”2025年度联动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授旗仪式现场。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方雄/文 余中华/图

巴山渠水春潮涌,南达双城启征程。3月27日,在达州这片涌动着发展激情的土地上,由南充、达州两地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组团培育副中心喜看南达新气象”2025年度联动宣传活动正式启幕。继2024年该项活动交出“推出800余篇报道、创下2亿人次关注度”的亮眼答卷后,两地新闻人再度集结,以“全媒联动、四维攻坚”之势,继续擂响“组团培育副中心喜看南达新气象”新的战鼓。

A 成效回顾:凝聚合力奏响时代强音

2024年,“组团培育副中心喜看南达新气象”主题采访活动在川东北大地上播撒下第一粒“种子”。南充达州两地宣传部门精心组织,中省市县四级媒体协同联动,围绕重大项目、产业园区、乡村田野分批次开展集中采访,足迹遍布成达万高铁建设现场、四川零零昊科技产业园区、西充天兴桥村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等标志性点位。记者们用敏锐的视角捕捉鲜活故事,用生动的笔触记录发展脉动,推出专题策划、重点报道800余篇(条),全网关注度超2亿人次,全面展现了南充、达州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生态共治、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动能跃然于报道中。成达万高铁建设的壮阔征程、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数字引擎”、渠县轻纺服饰城的智能织造……这些报道不仅彰显了两地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更传递着民生福祉提升的温暖温情。通过“网上网下联动、内宣外宣同频”,南充、达州成功营造了奋斗奋进的浓厚氛围,奏响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强音。

B 精心部署:靶向发力打造宣传标杆

启动仪式开始前,达州市融媒体中心会议室内光影流转,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南充与达州的城市宣传片:嘉陵江与渠江碧波相映,阆中古城与巴山大峡谷文旅交融,成达万高铁跨越天堑,新兴产业园区机器轰鸣……一幅幅画面串联起两地“组团培育副中心”的壮阔图景。

“南充与达州,既是山水相连的‘近邻’,更是目标同向的‘战友’!”现场采编人员感慨道。一位参与过首年采访的记者指着屏幕说:“去年我们记录了成达万高铁建设场景,如今正逐渐由蓝图变为现实,这就是‘组团培育’的发展速度!”在场媒体人纷纷表示,两地地缘上一衣带水、发展上同频共振,此次联合采访既是服务省委重大战略的“新闻战场”,也是媒体融合背景下跨区域协同的“创新试验田”——“我们要用‘一盘棋’思维,让报道既有地域特色,又能凝聚合力”。

上午10点30分,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启幕。按照安排,2025年度联动宣传活动将分4个批次进行,聚焦四大主题——

走景区,看文旅互动。聚焦两地积极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合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深入巴山大峡谷、阆中古城等文旅标杆,生动呈现两地“客源互送、线路共推”的创新实践,展现“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

走交通,看枢纽互联。聚焦两地外联内畅四向开拓,铁公水空全面发力,加速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成南达万经济走廊,深入成达万高铁、南充“二绕”等交通建设一线,记录“半小时通勤圈”的加速成型;

走民间,看人文互通。聚焦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交流,深入街道巷陌、田间地头,展现两地美景美食、轶闻佳话、都市生活、非遗传承等精彩内容,描绘人间烟火的温情瞬间,讲好“南达一家亲”的百姓故事;

走企业,看产业互补。聚焦两地抓实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共同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深入报道两地企业的成长故事,挖掘两地产业“建圈强链”的发展密码。

“在今年活动中,我们将以创新驱动全媒联动,实现联动宣传新突破。”南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靖表示,南充达州两地将深化“版面互换”联动宣传机制,从“全媒联动、深度策划、创新表达”三向发力:整合两地融媒体资源,推出《南达对话》电视访谈、《南达故事》系列新闻短片,实现“报纸版面互换、电视时段共享、新媒体内容互推;聚焦文旅融合、城市建设、数字农业等主题,组织记者深入一线挖掘“小切口”案例,用民生视角呈现发展实效;策划“南达双城记”“南达新气象”等话题,在两地新闻客户端互设专区,打造新媒体爆款产品,邀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让南达高质量发展可感可及。

“希望采访团成员们念好‘加减乘除’四字经,坚决守牢舆论阵地,不断放大协同声量。”达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学海在谈到此次采访要求时,指出:加,即自我加压提精神,要倍加珍惜此次机会,自加压力担当,发扬过硬作风,充分展现新闻队伍的昂扬风貌;减,即服务基层减负担,媒体记者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减轻基层负担,把笔墨和镜头更多对准群众,把版面和画面更多的留给基层;乘,即乘数效应引流量,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联动中省市县各级平台及海外社交媒体,打造“短视频+直播+图文”全媒产品链,培育百万级流量爆款;除,即除伪存真零差错,严格落实“三审三校”机制,严防技术性差错,坚决守牢安全刊播底线。

“用脚力丈量双城热土,用眼力捕捉时代脉动,用脑力解码发展逻辑,用笔力书写奋进篇章。”余学海表示,唯有如此,方能讲好可信可感的南达协同发展故事。

C 表态发言:即刻出征践行使命担当

“使命在肩、责无旁贷!让我们以笔锋镌刻奋斗足迹,以镜头捕捉时代光影,深入基层的泥土芬芳,扎根一线的火热实践,让‘南达’组团培育副中心的每一帧画面、每一段故事,既澎湃如潮涌,又细腻似春雨,为媒体人的初心写下滚烫注脚,让双城崛起的强音激荡巴蜀大地!”启动仪式上,省市主流媒体代表的宣言字字铿锵,既有躬身实践的笃定,更有破圈传播的锐意,瞬间点燃全场激情。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将以此次联动宣传为契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与达州同仁携手并肩,为两地协同发展鼓劲造势、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抒写华章。”南充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黎剑锋表示,今年南充市融媒体中心将一如既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的宣传理念,全力以赴完成好这项使命,为南充、达州两地协同发展凝聚舆论合力、贡献融媒力量。

“去年活动我十分有幸全程参与,我们从春的蓬勃出发,历经夏的热烈,走过秋的丰硕,来到冬的沉淀,见证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长与变迁。”南充采访团记者代表、四川新闻网记者李婷婷动情地说,新的一年她将以更敏锐的视角、更专业的素养、更创新的方式,讲好“南达”组团培育副中心的故事。

达州采访团记者代表、达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蕙菱表示,将在采访时走进达州南充的城市乡村、企业景区、项目工地,用敏锐的视角捕捉鲜活故事,用精彩的镜头展现时代脉动,用生动的文字记录高质量发展场景,感受两地党委政府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的胆气,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加快发展的豪气,各界人士不惧困难开拓创新的锐气。“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与使命,也是我们媒体人的担当与责任。”杨蕙菱说。

旗帜猎猎,誓言铿锵!启动仪式最高潮在授旗环节澎湃而至——南充、达州市委分管领导并肩而立,将印有“组团培育副中心喜看南达新气象”的旗帜庄重授予记者代表。鲜红的旗帜挥动,点燃全场激情,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激荡。这掌声,是对两地新闻人首年活动800余篇精品报道的致敬,更是对“再攀高峰、再创佳绩”的殷切期许。

此刻,成达万高铁建设的轰鸣声与嘉陵江的波涛声交织,巴山大峡谷的云海与阆中古城的灯火辉映。接过使命的新闻人,将奔赴项目攻坚最前沿、民生改善第一线。他们将用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报道,记录“组团培育”的时代强音;用一组组“有筋骨、有温度”的镜头,勾勒双城共进的壮美轮廓。新时代的“南达画卷”,将在他们的书写中绽放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