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对南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营山县如何按照市委赋予的发展定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迎难而上抓重点、求突破,奋力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作出营山贡献。近日,记者专访了营山县委书记敬健。
●以改革兴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全员招商,深化干部“1+N”包联企业机制,加快壮大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加快推动发投、绥兴两大集团公司实体化运行。
●以改革促融合。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村级集体经济等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城乡供水、垃圾收运处、交通、污水处理”“四个一体化”建设。
●以改革惠民生。紧盯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继续深化教育“四早”工程、托幼“一体化”办园模式、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
●以改革控风险。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法治社会建设,深化完善社会稳定、意识形态、食品药品等各领域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
●以改革强党建。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干部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育等制度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以案促改、党风廉政建设和为基层减负走向深入,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易立权
记者: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对南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营山县如何结合实际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敬健:营山县将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对标对表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明确重点改革事项。一是以改革兴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全员招商,深化干部“1+N”包联企业机制,加快壮大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结合营山实际,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发投、绥兴两大集团公司实体化运行,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二是以改革促融合。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村级集体经济等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城乡供水、垃圾收运处、交通、污水处理”“四个一体化”建设。三是以改革惠民生。紧盯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继续深化教育“四早”工程、托幼“一体化”办园模式、县域医药卫生集成创新、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四是以改革控风险。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法治社会建设,深化完善社会稳定、意识形态、食品药品等各领域体制机制建设;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五是以改革强党建。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干部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育等制度创新,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坚定不移推进以案促改、党风廉政建设和为基层减负走向深入,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问题,有效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记者: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请问营山县在抓产业抓发展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敬健:营山县始终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把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推进工业加快发展,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一是聚焦链式发展,深化招商机制改革。完善“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围绕成渝地区产业配套需求,深耕机械制造、电气设备等五大细分领域,深化“双轨招商”机制,用好产业链招商、乡友招商等方式,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大力推动摩托车制动器、离合器等零部件本地配套,加快打造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集群,不断延伸、优化主导产业链条,力争每年新招引工业企业35户以上。二是聚焦工业需求,深化要素保障改革。推动一切中坚力量、优惠政策、优势资源向工业倾斜,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4亿元,加速推进经开区北区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地”供应,力争每年供应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载体与有力保障。三是聚焦营商环境,深化管理服务改革。稳妥处理好“无处不在”和“无事不扰”的关系,不求政策最优、力求兑现最好,不断深化诚信政府建设,设立“服务企业专班”,优化以“控成本”为核心的营商环境建设,将抓营商环境工作从目前关注政务环境、要素环境的2.0版本过渡到构建县域产业生态、产业配套的3.0版本,让企业能够放心投资、安心生产、专心发展。
记者:作为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营山县围绕托底性帮扶,如何阶段摆脱欠发达地位?
敬健:营山县全力争取市委和省市场监管局等帮扶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紧紧围绕“阶段摆脱欠发达地位”的目标,精准施策、全力推进。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聚焦指标抓攻坚。围绕十项考核指标,稳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新增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占比等优势指标,针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短板指标,大力实施产业带动、劳务输出、以工代赈等措施,力争全年累计发放有效衔接等项目的劳务报酬8000余万元,全力保障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二是聚焦质效抓巩固。持续争取中省市的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年度“六张清单”“县域行动计划”等事项落实落地,全速推进城乡供水标准建设项目等28个纳入省级专项支持方案的具体事项,为产业培育、基础补短、群众增收等提供坚实支撑。三是聚焦发展抓产业。突出抓好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工业主导产业,推动现有企业达产满产、新招引企业早日落地投产,力争今年净增加规上工业企业15户、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0亿元。同时,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商贸服务业发展,稳固粮油、生猪两大“基本盘”,持续激发三产活力。
记者:打好收官战,赢得满堂彩。营山县如何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交出全年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敬健:营山县坚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一是坚定信心冲刺年度目标任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与调度,持续巩固“工业、商贸服务业”优势指标,提升“固投、农业”短板指标,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关键指标分别增长13.0%、3.0%以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6.3%。二是实干为先汇聚发展新动能。抢抓转移支付改革、专项债扩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等政策机遇,深化“双周调度”等机制,力争到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45亿元以上;用好“六个一”“尖刀连”等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三是坚决守牢社会大局平安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政府债务等“六条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