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团队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南充新闻网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晓江)1月3日,记者从西华师范大学获悉,由该校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承担的蜀道南充段考古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调查团队初步完成了蜀道南充段本体及其沿线遗迹的测量和记录工作。
据了解,为摸清南充境内蜀道的保存现状和沿线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情况,彰显南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安排下,西华师范大学蜀道研究院联合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对南充境内蜀道进行考古调查,为蜀道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10月底至2024年12月初,调查团队跋山涉水,走进阆中市、南部县等地,用脚步丈量蜀道,对南充境内蜀道的线路走向、道路宽度、道路分级和里程等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记录。同时,团队成员对蜀道沿线的遗存,如关隘、驿铺、寨堡、古树、石桥、码头、摩崖造像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丰富性。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蜀道南充段项目负责人符永利介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蜀道的历史和文化,调查团队和当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深入村落,走访当地居民,尽力收集与蜀道相关的资料,以便更加生动地还原蜀道南充段的历史面貌。
目前,以西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罗洪彬、李修正为领队的考古调查组,已经完成了蜀道阆中段、蜀道南部段的考古调查工作,以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丁新为领队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组,已经完成了重点项目勘察、项目总体框架构建和资料收集等方面工作。
符永利表示,在考古调查第一阶段工作中,调查团队不仅获取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与数据信息,而且锻炼了专业队伍,积累了实地调查经验,这些都将为第二阶段的“复查”(主要在阆中、南部境内)、蜀道水路(涉及仪陇、蓬安、顺庆、高坪、嘉陵等区县)的调查、蜀道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悉,在完成蜀道南充段考古调查各个阶段的工作后,最终将形成《蜀道南充段考古调查报告》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