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融媒体中心特派记者 谯灵敏
1月23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期间,住南省政协委员紧扣时代主题,共计向大会提交提案48件。这些提案涉及重大项目、营商环境、“银发经济”、人工智能等方面,既有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真知灼见,也有事关民生福祉的意见和建议。
关心重大项目 为增进民生福祉献计
汉巴南铁路是贯穿川陕革命老区腹心地区、弥补老区重大基础设施短板的一条“红色铁路”,也是促进沿线人民福祉提升的“民生之路”。2024年6月,在国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汉巴南铁路(巴南段)正式通车运营,成为巴中、南充,乃至全省人民的一件大喜事。该段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汉巴南铁路向南通道打通。
何时能够打通汉巴南铁路至西北方向延伸通道,构筑一条纵贯南北的新快速客运通道?这是省政协常委、市政协主席廖伦志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打通汉巴南铁路至西北方向延伸通道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充分介绍了汉巴南铁路基本情况、重大意义、存在问题。并就打通汉巴南铁路至西北方向延伸通道提出具体建议。廖伦志建议,四川、陕西两省加强对接,建立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汉巴南铁路汉中至巴中段建设模式、方案等重大事项。同时建议,两省政协开展协商交流,两省全国政协委员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打通汉巴南铁路至西北方向延伸通道,惠及沿线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
除此之外,大会期间,廖伦志还结合四川、南充实际,提交了《关于加快省级临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等提案。这些提案件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
聚焦“老龄化” 建言“银发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剧,“银发经济”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省政协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南充市委员会主委张晓艳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养老消费的建议》。她建议,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专门针对老年人在消费、服务、就业等领域的政策;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提升等领域,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引导经营主体匹配细分市场,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等。
老年产业同样是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南充市委员会主委王晓贤关注的主题之一。“‘十四五’时期,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加强我省老年群体社区运动健康服务,对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运动健康公共服务体系意义重大。”王晓贤说。针对这一问题,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省老年群体社区运动健康指导服务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加大对老年群体社区运动健康指导支持力度,组织专业力量开展老年群体运动健康指导服务标准化研究与实践。
关注人工智能 为科技创新发展献策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人工智能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四川将人工智能产业列为1号创新工程。南充积极抢滩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领域乘势发展,成功获批建设四川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全省人工智能产业‘一盘棋’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南充市工作委员会主委黎萍说,会议期间,她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议》的提案。她建议,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切块”专项资金,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将四川建设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一极。
“现在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高校还是整个社会,都面临着各种不断涌现的新科技,这也对教育和科技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省政协委员、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理事、张澜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张雯松说,目前,全省职业院校在人工智能专业设置、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和引导人工智能专业应用和教学课程在我省职业院校中全面设置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加强专业规划布局,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省职业院校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人工智能专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率先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除此之外,住南省政协委员还在营商环境、法治社会、工业振兴、老旧小区改造、生育支持政策等方面建言献策。一件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承载民生诉求的提案,写就住南省政协委员高质量履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