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时政 > 正文
今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冲刺1700万吨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4-09 11:22:22    浏览量:

我市将持续推动嘉陵江—长江干支联运航线常态化稳定运行

今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冲刺1700万吨

货船经过凤仪船闸。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高洁 文/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蓄势之年,也是南充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的首战之年,全市航务海事工作将持续围绕市委“1558”工作思路,聚焦水运发展,力求在多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南充经济建设注入强劲水运力量。

4月8日,记者从市航务管理局获悉,我市正式启动《南充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稳步推进嘉陵江南充段夜航助导航标志建设、航道疏浚及整治等4个重大项目。今年,全市力争完成水路客运量超过14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超过1500万人公里;货运量超过2101万吨,货物周转量超过7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超过1700万吨,港口集装箱量1500标箱。

做好高等级航道养护 推动水运基础设施升级

8日清晨,在嘉陵江南充段的江面上,晨曦微露,映照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南充市航务管理局的养护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艘航道养护船缓缓驶向江中心,船上载着专业的养护设备和工具。养护队员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将航标拉至船边。负责检查的养护队员仔细查看航标表面是否有磨损,一边检查一边记录。做完这项工作后,养护队员又熟练地将绳索套在航标灯上,然后轻轻擦拭上面的水渍和污垢,再打开灯盖,检查内部线路和电池……

为推动水运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市航务管理局在基础建设上积极谋划、主动出击,正式启动《南充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稳步推进嘉陵江南充段夜航助导航标志建设、航道疏浚及整治等4个重大项目,同时扎实做好高等级航道养护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工作。同时,持续提升航道管养水平,推动数字航道系统接入“长江e+”,实现航道运行全方位、无死角监测。严格按照Ⅳ级航道标准开展养护和巡航监测,确保航标养护正常率和航道维护水深保证率达到高标准,部分重点航段更是向着一类航标配布和养护标准迈进,并开通夜航,让嘉陵江航道在夜晚也能焕发出独特的活力。此外,加快水上交通安全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水上服务综合体和港口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开展港口岸电配套设施建设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致力于打造“零碳渡口”“近零碳码头”,为水运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在水运发展方面,今年市航务管理局将积极争取出台相关政策,为水运企业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指导成立水运协会,鼓励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强市场监测与引导,助力水运行业健康发展。在旅游客运方面,精心规划沿江客运船舶停靠站点,让游客能更好地领略嘉陵江的魅力风光。

增开“水上快班” 大力发展中长途运输

今年1月22日,在蓬安港区中坝码头,两艘货轮一字排开,有序停靠,等待卸货。两艘满载共1200吨粗砂的货轮,从湖南洞庭湖出发顺利抵达蓬安港区货运作业区。至此,蓬安港区货运作业长航运输实现零的突破。据了解,蓬安港区中坝码头是南充市重点推进水运作业区建设的点位之一,货运从湖南洞庭湖发运,采取水水中转运抵蓬安港区中坝码头,显著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市航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大力发展中长途运输,持续推动嘉陵江—长江干支联运航线常态化稳定运行,增开广元—南充、重庆—南充“水上快班”。同时,合理布局凤仪湾至千年绸都沿江客运船舶临时停靠站点,对凤仪湾、龙门、搬罾、双女石、黄金江岸、千年绸都第一坊、青林、六合丝绸、青龙湖等停靠点进行规范提升。开通清晖阁—双女石—小龙门(太阳岛、月亮岛)、凤仪湾—鱼溪“江上游”新航线,打造水上旅游新场景,为利用嘉陵江水资源打造嘉陵江水文化奠定基础。深入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强力打造嘉陵江南充城市景观游和阆中特色文化游两条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全力提升江上游品质。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力争完成水路客运量超过14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超过1500万人公里;货运量超过2101万吨,货物周转量超过7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超过1700万吨,港口集装箱量1500标箱;新增船舶运力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