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阆中城区
2月14日、15日,政协第十五届阆中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阆中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相继开幕。在阆中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唐硕代表阆中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阆中坚持稳字当头,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冲刺“十四五”目标,谱写高质量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新篇章。
1.突出工业强市 壮大实体经济
近年来,阆中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摩托、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新型工业化攻坚突破行动成果显著。
2025年,阆中计划加快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园建设,力争整车年产能超50万辆;推动食品医药产业延链,支持肉牛养殖等上游产业,加快秦蜀食品等项目签约落地,力争该产业产值突破45亿元;推动装备制造等产业做大做强,加快高纯碳材料等项目建设;培育低空经济与银发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阆中还将支持张飞牛肉、保宁醋等龙头企业扩产提能,启动建设张飞牛肉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快社区型工业园区建设,推动阆中经开区创建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工业税收增长5.5%以上。
2.坚持文旅兴市 促进消费繁荣
今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阆中推出“2025阆中古城过大年”系列文旅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阆中接待游客247.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37亿。
去年阆中文旅发展成果显著: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入选全国“古城过大年”展示点;《阆苑传奇》开演,低空文旅项目、全省首家游艇俱乐部落地;阆中古城入选四川入境游“黑悟空神话取景地”精品线路和文旅新场景展播名单;连续6年位列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百强前50;连续7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等。
2025年,阆中着力借“春节申遗成功”之势,擦亮“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招牌,办好特色活动、拓展消费新场景。一方面,融入省级文旅宣传平台,加快北上广深营销中心建设,拓展成渝西等市场,利用新媒体宣传,持续开展“机票、车票换门票”等促销;另一方面,打造服务“好口碑”,建立积分评价体系,实行“红黑榜”、评选“放心店”,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服务质量。
3.推进乡村振兴 夯实“三农”基础
近日,阆中市彭城镇五谷台村白萝卜丰收,田间一片忙碌。
近年来,阆中市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5年,阆中计划新(改)建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个粮油“百千万”高产示范片,提升5个畜禽养殖场,确保粮食产量46万吨以上、生猪出栏75万头以上。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园区,新(改)建7500亩特色种植养殖基地。
同时,阆中优化“订单收购+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推行“企业+农户+基地”生产模式,发展多种类型集体经济,培育10个集体经济强村。
此外,阆中还将建设省道206线洪山至玉台段,完成省道205线文成至博树段、省道206线河溪至洪山段建设,实现阆苍快速通道通车,新(改)建58公里农村道路。推进25个村的户厕改造,打造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20个达标村。
4.落实民生实事 提升幸福指数
2025年,阆中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实施各级民生实事项目作为联系群众、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聚焦解决急难愁盼,不断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助力市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坚持就业优先。保障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脱贫劳动力就业2.5万人以上;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1000人次以上多元化订单式技能培训,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
提升教育水平。鼓励民办园申报普惠园,让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省验收;启动阆中中学高中寄宿制项目,建成投用马驰学校二期。
建设健康阆中。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总医院管理机制,投用中医医院七里分院二期;推动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95%以上,义诊服务群众22万人次以上。
此外,坚持城市提能。2025年,阆中将改造老旧小区57个,推动鱼翅广场、老盐库、演武街停车场建设,启动建设巴都湿地公园,新建口袋公园、绿地广场3个以上。
罗熠/文 张晓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