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南充:根植民主沃土 绘就为民画卷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5-16 08:58:03    浏览量:


来源:5月16日《南充日报》

 

 

根植民主沃土 绘就为民画卷

——奋力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充答卷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晓江

 

近日,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在南充召开。会前,与会人员前往南充部分点位,实地调研考察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之家融合发展、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等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大家真切感受到南充各级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展现的担当与作为。

 

近年来,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征程上,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坚守为民初心,坚持依法履职,以一次次忠诚担当、一个个赤诚实践,书写了一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充答卷。

 

家站连万家助民解难题

 

每个赶场天,在南部县升水镇人大代表之家,都有镇人大代表固定接访。“老杜,你所反映的路面破损问题,我已如实记录在本子上,一定尽快向上反映,尽快作出回复。”近日,镇人大代表杜子义正在这里接待选民。

 

杜子义口中所说的“本子”,指的是《代表值班接待选民记录簿》,记录簿里所登记的群众诉求,被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标注为社会保障、矛盾纠纷化解等多个类别。除了日常的固定接访,升水镇人大代表之家还开展“流动下访、入户走访”,进一步拓宽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

 

主动倾听诉求,切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细心的群众会发现,顺庆区西华师大附小凤鸣校区门前正焕发新颜:单向通行的标线清晰醒目,新增的50余处交通设施筑起安全屏障,早晚高峰的拥堵得到缓解。

 

过去,每当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凤鸣校区周边存在交通堵塞、通行困难的情况。当群众“缓堵保畅”的诉求通过华凤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这个“民意传感器”传导后,顺庆区人大常委会迅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马路办公”,相关部门协同治理该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现在接送孩子比原来节省了很多时间,以前朋友圈都是吐槽堵车,现在全是晒通行路况和效率的。”市民王先生的微信朋友圈,印证了这条民生通道从“堵心路”到“顺心路”的蜕变。

 

家站“小阵地”,履职“大平台”。南充市坚持家站“建、进、用”一体推进,创新构建“五有三访三强”家站体系,与基层立法联系点、调查研究联系点融合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人大代表之家24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473个。去年,全市人大代表进家入站2.17万人次,收集意见1.44万件,解决问题1.26万个,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使命担当。

 

小组织经纬履职显担当

 

在畅通民意表达的基础上,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首创《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办法》,激活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力,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小组化身“民生雷达”,推动群众意见建议“落地生根”。

 

阆中市人大代表小组主动作为,创新“履职实践+志愿服务”双轨机制。代表们牵头开展交通秩序疏导、古院落环境提升等志愿服务,深入古城景区走访商户,听民声汇民意,围绕古城保护、旅游服务等民生领域形成系列建议,为阆中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注入代表力量。

 

西充县槐树镇人大代表小组在开展“民生安全大走访”中,发现成巴高速槐树出口与义盐路交汇处存在交通隐患后,(紧转2版)

 

(紧接1版)广泛走访群众收集意见。经多方协调,相关部门通过科学修剪绿化带消除盲区、设置导流标线优化通行路线等措施,使该路段事故率同比下降80%。

 

蓬安县罗家镇人大代表小组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化解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农民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通过主动走访、倾听诉求、给出建议,让“纠纷地”变成“连片田”。

 

顺庆区的市人大代表第二、三小组为经营情况不佳的西巷商业圈把脉问诊,协调解决租金过高、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推动商业圈降本增效、人气聚集,直接创造产值6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

 

从古城保护到安全隐患排查,从农田改造到为商圈引流,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小组积极履职,2024年累计开展千余次小组活动,编织出纵横交错的履职网络,以“视察发现问题—调研分析症结—评议推动整改”的工作方式,让矛盾有效化解、问题妥善解决、群众更加满意。

 

票决汇民声良策化甘霖

 

自全省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南充市坚持让“民声”决定“民生”,建立“群众议题、政府选题、代表定题、人大验题”的工作模式,2024年,全市票决民生实事项目560个,6个项目入选全省100个典型案例。

 

改造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营山县西城片区市政项目,是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典型案例。该项目从群众提议到人大代表监督验收实现全程民主化,让5万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好不容易在城里买套房,以前晚上出去黑麻麻的一片,现在西城片区经过改造过后,晚上出来亮堂堂的,绿化也很漂亮,居住在这里很舒适。”营山县西城片区居民唐春梅感叹居住环境的变化。

 

同样是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重建后的南部县盘龙镇观音井大桥横跨西河两岸,成功连接起周边10多万群众的致富路。盘龙镇当地村民李小荣说:“观音井大桥重建之前只能过人不能过车,开车送个货要绕很远的路,多花1个多小时,现在桥修好过后,方便了群众通行,1分钟就过去了。”

 

阆中市奎星幼儿园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高效落地,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经票决建成投用的嘉陵区陈寿小学,可提供学位1980个,进一步缓解区域就学压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一大批民生项目纷纷“上新”,政府的民生“答卷”更加贴近民心、符合群众需求。

 

记者了解到,除了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南充市还将代表履职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全力以赴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一次次帮扶、一个个良策,如甘霖滋润心田,让百姓的日子更有盼头,生活更有奔头。

 

站在新征程上,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坚定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线,让民主之根深扎基层,为民之花常开常新,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