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彩莲船。张晓东摄
●罗熠
首个“非遗版”春节,阆中市深挖春节文化和非遗元素,推出了“2025阆中古城过大年”系列文旅活动。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友爱温情的服务举措,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到阆中过年。
据统计,春节假期,阆中市接待游客247.68万人次,同比增长11.22%;旅游综合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9.13%。阆中古城景区连续5天游客日接待量位居全省5A级景区前三。
阆中古城年味足。张晓东摄
民俗活动持续上演
春节期间,阆中古城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舞龙舞狮、“春节老人”赐福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们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
“抛绣球,招女婿咯!”2月1日晚上7时30分,在阆中古城优学园,游人翘首以盼的“绣球招亲”活动开始。喜庆的音乐声中,“张员外”高声宣布“择婿”条件后,一名妙龄女子从台上扔下一个象征爱情的“绣球”,游客们纷纷争抢。
舞狮表演。张晓东摄
2月4日,春节假期进入尾声,阆中古城依旧热度不减。夜幕降临,在古城西门外,打铁花表演场地早早聚集了大量游客和市民。随着一阵欢呼声,打铁花艺人熟练地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水用力击打向高空,铁水如烟花般绽放,形成绚丽多彩的“火树银花”。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作为春节文化之乡,今年的阆中热闹非常。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七,古城内持续上演“张飞巡城”、“春节老人”赐福、川北婚嫁等民俗活动,写春联、挂灯笼、点门神、抢银水等地道迎春习俗还原了游客和市民记忆里的年味儿。
“春节老人”赐福。张晓东摄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赏古城璀璨灯光、看阆苑实景演出、品嘉陵江夜景风情、乘水上飞机低空观光……今年春节期间,阆中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感。
当夜幕降临,古城的灯光亮起,一场梦幻般的演出在落下闳大剧院上演。《阆苑传奇》以千年历史为背景,融入阆中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传说和民俗文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如梦如幻的视听盛宴。
每晚7时,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的南津关古镇,伴随着雷鸣般的鼓声,《蜀道盛世》演出拉开帷幕。在波光粼粼的嘉陵江上,大型江上游节目《客来阆中》,以水上旅游为载体,运用声光电、全息投影、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给游客呈现一场高品质的文艺演出。
华灯初上,阆中古城游人如织。梁德摄
春节期间,水上飞机低空观光成为热门项目。在阆中水城码头,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响起,螺旋桨的转速不断加快,一架水上飞机犹如一只跃出水面的“海豚”,在水面高速滑行后,迅速腾空而起,轻盈地驶向蓝天。
“阆中不断丰富夜游、夜演、夜食、夜宿、夜集、夜娱等旅游业态,延长旅游半径,让广大游客在阆中感受最丰富、最地道的年味儿。”阆中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游客在阆平均停留时长2.8天,酒店宾馆平均入住率达95%。
火壶表演。张晓东摄
“宠客”服务温情不断
“您好,欢迎来到阆中古城,这边窗口可以购买古城通票,符合条件还有很多优惠政策……”阆中古城内,身穿汉服的讲解员成了外来游客了解古城的“引路人”。他们往返于古城各个景区景点,为游客讲解古城的历史故事、建筑风貌、特色美食和春节文化。
据了解,经过前期培训,每位讲解员都掌握了100多个与春节相关的知识点。面对日均超8万人次的客流量,讲解团创新推出“分众讲解”模式:“银发族”专属的慢速讲解,亲子家庭闯关讲解,以及针对外籍游客的实物讲解等。
“张飞”巡城。张晓东摄
此外,春节期间,阆中城区各条干道车流量剧增,交通压力陡然增大。为保障外来游客和本地市民安全出行,由200名返乡大学生组成的交通保畅志愿者队伍,坚守在街道路口,协助交警开展疏堵保畅工作。
“节日期间,以贡院广场、威德牌坊、东门口、火车站等治安复杂区域、地段为重点,通过‘车巡+步巡+犬巡’的方式,全天候开展巡逻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营造安全、有序的节日出行环境。”阆中市公安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