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网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谯灵敏)农村集体用餐又称“坝坝宴”,是许多人的乡愁。2月26日,记者采访获悉,嘉陵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了《南充市嘉陵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乡有5名乡厨经营者。”近几天,在嘉陵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建立的坝坝宴规范管理工作群内,不少乡镇(街道)食安办发来辖区乡厨经营者统计数据,以及经营者基本情况。全覆盖摸底排查各自辖区乡厨经营者基本情况,并建立健全经营者信息档案,这是《方案》明确的内容之一。
此外,《方案》还从承办者资质、办宴能力、食品原材料、厨余垃圾等方面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了规范。如,明确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乡厨)必须持有四川省食品经营备案证;每餐次聚餐人数100人以上,需使用农村集体聚餐微信小程序登记报告;要严格履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义务,确保食品原材料可追溯;要配备与办宴能力相适应的设施设备,确保加工过程所使用的工具、容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原材料溯源难、乡厨食品安全知识相对匮乏等,是坝坝宴监管的难题。希望通过出台《方案》将这些难题逐渐破解。”嘉陵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按《方案》要求,将于2月底前完成嘉陵区各乡镇(街道)乡厨经营者摸底建档,3月中旬完成全区乡厨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和发证等工作。
“太好了,以后回村吃坝坝宴更放心了!”得知《方案》出台,嘉陵区市民莫涛点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