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大木偶北京表演现场。受访者供图
南充新闻网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琴)2月11日至12日(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五),由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协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开展巡游表演。本次表演共计11个非遗项目参与,四川独占两席,分别为龙舞(泸州雨坛彩龙)和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为北京市民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11日上午,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外的露天广场,聚集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大家都翘首以盼好戏登场。随着喜庆的音乐声响起,来自四川省大木偶剧院的20余名演员陆续登场,演员手持的各色木偶人物,立即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眼球。演员操作木偶展示了吐火、变脸等绝技,收获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现场,仙子造型的木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四川省大木偶剧院演出队队长陈建军举着木偶,挥动起数米长的长绸。长绸舞动,技巧与美感并存,观众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我们2月9日赶到北京,10日进行了彩排,彩排时就有很多观众观看。2月11日,我们演出两场,元宵节还有一场。没想到观众这么喜爱我们的木偶戏,特别感动,演出的疲累也一扫而光。”陈建军告诉记者,川北大木偶戏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元宵节期间和北京的观众见面,受到大家的热捧,所有演员很受鼓舞。
据悉,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所用的川北大木偶身高近似真人,属于木偶家族中的“巨人”。在表演时,表演者一手握住竹杖或木棒,像撑伞一样把形体高大的木偶举起,另一只手操作木偶上的两根铁签,从而让木偶比划各种动作,有时还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细微复杂的动作。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的表演不受剧种限制,逐渐形成了人偶同台、神貌无异、亦假亦真、以假乱真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