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文旅 > 正文
"电工货郎"刘泽富:27年义务送货 只因群众在心中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2-20 14:52:24    浏览量:

“电工货郎”刘泽富每年为山区村民送货150次以上,却从不收取任何报酬——

27年义务送货 只因群众在心中

刘泽富为村民义务带物资。

●杨波 文/图

金城山位于高坪区胜观镇,地处高坪区、蓬安县与广安市岳池县交界处,与蓬安凤凰山依山相连。上山路只有一辆车宽,左边是悬崖,右边是绝壁,写有“当心滑坡”“注意飞石”的警示牌随处可见。

“喂,陈大爷,我们今天要到山上来巡线,有没有需要带的东西?”2月6日早上8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市高坪供电分公司台区经理刘泽富一边吃早餐,一边给金城山上的村民打电话。义务为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带货,刘泽富一干就是27年,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电工货郎”。

货少骑摩托 货多开小车

他将村民所需及时送达

“山上多为留守老人,他们想出去一趟并不容易。”提起主动为山上村民带货的原因,刘泽富回忆起了初次来到金城山附近工作的情景。

1998年,刘泽富来到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市高坪供电分公司上班,他主要负责的是金城山片区5个村的供电服务,管护线路10多公里。“我平均每两三天就要上山巡线一次。山上住着不少老人,许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他们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要下山买东西,十分困难。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每次上山都会尽量帮村民们捎点生活物资,也会在下山后帮他们交话费等。”刘泽富坐在巡线车上,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

每次上山巡线前,刘泽富都会在镇上超市为村民代购生活物资。他从不以任何形式收取运输费,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认可,他也成了周边村民心中最值得信任的“电工货郎”。而在巡线过程中,如果遇到哪家人需要带什么物资,他也会认真记在本子上,小到一包盐、一把菜刀,大到一把风扇、一台电视机,一丝不苟、清清楚楚。

帮村民捎带的东西少时,他就骑摩托车上山,将货物放进背包或绑在自己的摩托车后座上;找他带货的村民多时,他就会开自己的小汽车运输货物,确保及时将村民需要的东西送到他们手中。“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帮村民捎带年货,车后排总是装得满满当当,连爬山都要‘稳重’不少!”刘泽富笑着说。

风雨无阻 每年带货150次以上

他为村民送去别样温暖

2022年夏季的一个雨天,刘泽富在骑摩托车“带货”时不慎掉进了路边的沟里。他顾不上疼痛,快速爬起来,继续骑车给村民们送货。“当时觉得没事,检查时才发现肋骨受伤了。”虽然心有余悸,但刘泽富为村民送货的决心依然坚定:“货还是得送,村民都等着呢!”

把自己的每一步化作桥梁,让住在山区的村民感受到温暖。笔者跟随刘泽富送货的途中,他接到了好几通电话。“酱油和醋我给你买了,一会儿就送过去,等我会儿!”“你要拉多少沙子?如果一袋、两袋,我一会下班就给你拉过去,如果要得多,我周六周日给你送”……

车子行驶转过一个急弯,刘泽富远远看见村民张大爷正站在马路边等候。“这是您要的,还要带什么不?”刘泽富将大米和柑橘递给张大爷。

“我们村里的老年人,要买什么东西都找他。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一准儿给你办了,而且不多收一分钱,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提起刘泽富这些年对村民的付出,这位74岁的老人赞不绝口。

随后,车子在经过村里一处刚建好的新房时,刘泽富自豪地给记者介绍:“这家老大爷89岁了,子女都不在身边,也没人帮他。我利用自己的摩托车前前后后帮他拉了3吨沙子、10多袋水泥。你看,他现在房子修得多漂亮。”

据了解,刘泽富每年都要为山区的村民带货150次以上。“最早是走路,后来骑摩托车,现在有时还开车。”他的第一辆摩托车骑了5万多公里“光荣退役”。现在第二辆摩托车又骑了两年,跑了2万多公里,平均每年1万多公里。

一边巡线,一边带货。刘泽富这名“电工货郎”一带就是27年。他用赤诚之心,温暖了这片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