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钦豪
4月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依托“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被誉为“皇家老字号”的高坪区东观镇“黄溪贡米”,今年核心种植区规模达250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当下,该核心种植区育秧工作正火热开展。
种植条件严苛 来自高山上米中珍品
“黄溪贡米”主产于高坪区东观镇黄溪片区。“溪黄泥褐谷品稀,稻田千年变不清,黄溪自古产贡米……”这是记者采访时,在东观镇听到的一支歌谣。相传在清代,地方官吏敬献黄溪大米给乾隆,乾隆食后,顿感其他“贡米”逊色三分,当即将其定为朝廷贡米。久而久之,当地群众便将黄溪大米称作“黄溪贡米”。历经时光沉淀,被誉为“皇家老字号”的“黄溪贡米”,凭借独有的味道传承至今。
“黄溪贡米”的种植条件十分严苛。“黄溪当地土壤独特,黑褐色泥质粘而不结,稻田水千年变不清。”高坪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农牧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姚伟告诉记者,“黄溪贡米”核心种植区域位于海拔600米的山顶上,山上昼夜温差大,天然富含锌硒等元素,加上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其区别于一般稻米的优良品质。“黄溪贡米”早栽晚熟,米质呈透明状,米粒大而细长,“烹之,清香扑鼻;食之,微甜细腻。”
记者来到位于“黄溪贡米”核心种植区内的东观镇灵观音村时,看到此地山高坡陡,一层层梯田自下而上,周围又有绿树环绕,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在“黄溪贡米”育秧区,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播撒水稻,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据介绍,今年3月初,当地便早早谋划起了“黄溪贡米”的育秧、种植工作,计划今年在核心种植区种植2500亩“黄溪贡米”。为此,当地专门引入先进托盘育秧技术,还新建了大米加工包装车间、电商直播间等。
抱团发展“老字号” 绽放新光彩
东观镇副镇长林涛告诉记者,由于“黄溪贡米”生长成熟需要特定的环境,导致种植区域有限,这个“皇家老字号”曾一度走向“没落”。
“为了充分挖掘‘黄溪贡米’品牌潜力,如今,‘黄溪贡米’核心种植区涉及到的灵观音村等5个行政村采取了‘抱团发展’模式。5个行政村借助村集体经济的力量,成立了四川黄溪贡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努力唤醒‘黄溪贡米’这个‘皇家老字号’。”林涛说。
记者采访中获悉,目前,四川黄溪贡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建立起包含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在内的黄溪贡米发展体系,采用“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共同描绘丰收图景。“黄溪贡米”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享誉海内外。
为了保障“黄溪贡米”种植工作顺利推进,近来,高坪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的农技人员多次来到育秧现场,仔细查看水稻播撒情况和秧苗生长状况,为村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从播种密度到水分管理,农技人员事无巨细,耐心为村民答疑解惑。同时,农技人员还在现场积极推广绿色种植理念,用沼液、菜枯等替代传统化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大米品质。
林涛表示,依托“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黄溪贡米”的品牌价值也在逐年提升,今年计划种植2500亩,预计产值可达1600万元。由“黄溪贡米”形成的产业链不仅可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鼓起他们的“钱袋子”,也能让老品牌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